2周前
近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的系统布局。
什么是可信数据空间?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新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
数据的价值在于共享流通。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流通机制不畅、技术保障手段不足等问题,导致一些主体的数据供给意愿不强,数据的应用潜力也释放不够。
因此,建立一套数据流通使用信任体系,使得数据流通使用全过程“可信”,尤为重要。
来源: 腾讯新闻2周前
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源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当前正处于成形期,其主要特征之一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并衍生出数据产业新业态。在此背景下,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的系统布局。行动计划紧紧抓住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一主线,以打造数据空间中国方案——可信数据空间为关键着力点,全力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进而为推动数据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可谓意义深远。
来源: 国家数据局04-0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就《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答记者问时表示,将加快制定并推动实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相关标准,加强对新技术金融应用的规范。截至目前,围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我国已批准发布520余项国家标准,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来源: 巴比特04-09
深圳市移动办税平台新上线“开票易”功能,开具区块链电子发票可在线上完成。“开票易”实现了免对接、免硬件、免收费,没有票种核定、领购发票等手续,用票超过授信额度只需刷脸就能申请增加授信,全程可以网上办理。自2018年8月10日深圳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国贸餐厅开出以来,该系统 7*24 小时不间断地提供区块链发票服务。截至 2021 年 3 月底,深圳共开具区块链电子发票超 4700 万张,总开票金额超 600 亿元,日均开票量突破 12 万张。
来源: 央视新闻04-09
近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发布会举行。由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注册成立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作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运营主体。股东方还包括具备市场化数据交易运营经验的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将以数据技术为支撑,采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手段分离数据所有权、使用权、隐私权;促数字经济更安全,在金融科技领域率先落地监管沙箱机制。
来源: 北京日报04-09
近日,由深圳市税务局主导推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发票应用推荐规程》国际标准正式经IEEE-SA(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标准协会)确认发布,成为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应用的国际标准。此次标准的确认,意味着我国在区块链电子发票场景下的技术实践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为规范和引导全球区块链电子发票应用做出了中国贡献。据了解,该国际标准由深圳市税务局、国家电网、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腾讯等近10家单位参与发起,是国内税务系统首个国际标准,其定义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应用参考框架,提出了技术和安全要求,并给出典型的应用场景描述。
来源: 证券日报03-05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至少有20个将区块链写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总体上,区块链产业发展中不同地区对于区块链定位有所不同,即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基础好、成效明显,更多侧重技术创新引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起步较晚、后劲更足,注重产业带动经济导向。 “这符合前沿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规律,即由沿海城市推动技术创新,内陆城市承接技术转移。”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区块链创新团队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相里朋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普遍认为区块链处于技术培育期,有较高的未来价值。同时,也明确表达出地方支持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态度,这对于引导和推动当地区块链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来源: 证券日报03-05
北京市将加快实施科技冬奥项目,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冬奥场景落地应用,重点布局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生态搭建,打造区块链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另外,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推进数字人民币企业应用。具体来说,双方将结合长安链生态联盟场景建设,推动长安链与数字人民币结合,推进基于长安链的数字人民币企业应用,探索在数字经济下的新型交易模式和商业模式。
来源: 北京日报03-05
3月3日,普洱市企业登记“区块链云签名”试点工作在普洱市政务服务中心启动,标志着普洱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在安全、高效、便捷方面再上新台阶。据了解,“云签名”是指电子签名云服务,用户不需要任何硬件介质,只需在电脑、手机上的云签名平台,即可完成身份认证和可靠电子签名,而且可通过云平台为每个用户发放数字证书。在此过程中,用户拥有并能控制自己的签名私钥,每次签名是由用户、应用、云签名平台协同完成,任意一方均无法单独完成可靠签名操作。所有电子签名及各类已签名文件分布式保存在人民法院链中,该链同时存放在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的多家司法鉴定中心,构建成完整的区块链存证,签名信息安全可靠、不可抵赖、全程可追溯。
来源: 普洱日报01-26
据悉,“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即将上线“公益用户成长体系”:线上线下的公益行为,经参与者主动发起、通过相关机构认证后,将基于区块链技术记录,成为用户的公益记录永久保存在自己的“公益账户”里。同时,善行的成果和善款的使用去向等信息也将被精确记录。在“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查询到自己每日所捐步数具体为哪家学校铺就了跑道,自己购买淘宝“公益宝贝”所捐善款帮助了谁。
来源: 人民网